九成以上家长对新学期
减负提质成效满意
根据基础教育“双减”工作监测平台直报信息,截至9月22日,有16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填报了有关信息,其中98.2%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,92.1%的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,
64.3%的学校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。
监测平台以二维码形式邀请家长无记名通过网络直接填写调查问卷,共收到5737.7万份家长问卷,99.6%的学生家长反映,本学期老师没有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。基础教育“双减”工作监测平台显示,
97.5%的家长对学校新学期减负提质的各项措施和成效表示满意,其中六成以上家长表示非常满意。
85%的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
截至9月22日,全国有10.8万所义务教育学校(不含寄宿制学校和村小学)已填报课后服务信息,其中96.3%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;
有7743.1万名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,学生参加率85%,
其中有71.2%的学生每周5天全程参加;
534.5万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,占这些学校教师数的86.2%,
另聘请了20.6万名校外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工作。
98%的学校做到了
起始年级“零起点”教学
在已填报信息的13.4万所小学中,
有98.03%的学校做到了起始年级“零起点”教学,
98.6%的学校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。同时,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电视“空中课堂”作用,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各年级、各学科全覆盖的优质课程资源。9月1日至22日,云平台浏览次数达到7.02亿,访问人次3.06亿。
加大对“一对一”“高端家政”
“众筹私教”“住家教师”等
隐形变异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
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强调,“双减”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,必须注重当前和长远相统一,往深里做、往宽里做、往严里做、往远里做,持续用力、久久为功。
下一步,一是继续完善配套政策。在督促各地落实好已经出台的配套文件基础上,加快预收费监管、加强培训机构党建等其他配套政策法规的制订进度。
研究修订竞赛管理办法,治理打着“国际”旗号的各类竞赛。
同时完善“营改非”流程,进一步明确过程中的公示期限、资产确权等政策。研究起草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,在组织机构、从业人员、培训场所、培训内容等方面对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机构同步作出规定。加快校外培训管理条例立法进度,对非学科类机构管理一并纳入。
二是强化监督检查。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络协调,统筹运用好各种方式方法,
加大对“一对一”“高端家政”“众筹私教”“住家教师”等隐形变异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。
继续跟踪各地进展,压实地方责任,适时开展“双减”大督查,对工作进展缓慢的省份加强针对性指导帮扶,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地方和人员严肃问责。
三是总结推广经验做法。梳理各地好的经验做法,建立典型经验推广制度,遴选推广一批、印发宣传一批、网站公布一批、主流媒体报道一批、深度剖析一批、打造“双减”精品一批,持续深入宣传引导,营造“双减”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