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 第七批省级“非遗”代表性传承人 推荐人选名单公布 眉山有11名传承人入选! 一起来认识一下 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推荐人选 民间文学 苏东坡传说——王晋川 王晋川从1980年起即着手三苏文化民间传说与故事的搜集与整理。 2001年与宋奔、沈俊合作,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《苏东坡的故事》; 2004年出版个人专著《苏东坡故事精选》; 2016年出版个人专著《东坡味道》; 2017年创作电视连续剧《眉山苏轼》(编剧之一); 2019年创作音乐剧《东坡·东坡》; 2020年创作52集电视动漫《少年苏东坡传奇》; 2021年出版个人专著《遇见三苏词》; 2021年为国家图书馆录制“公开课”《苏东坡传说》61集; 同年为文化部“云文化”讲“苏东坡故事”20讲。 多次在《东坡大讲堂》《悦读坊》《喆雅书坊》以及学校、社区演讲,讲述苏东坡故事。 苏东坡传说——杨宇 自2000年悉心传习苏东坡传说,探寻眉山东坡遗址遗迹,在苏东坡传说故事的起源地及周边,从各行各业社会人士搜集、整理和传承苏东坡传说故事。 通过眉山非遗讲堂(每年12讲),非遗进校园(每年4次),苏东坡传说故事大赛,“寿苏会”,清明苏氏宗亲祭祖等平台讲演苏东坡传说故事,多次在学校、苏东坡传说陈列馆、喆雅书坊等场所开展苏东坡传说传习活动。 传统音乐 复兴耍锣鼓——张春树 张春树是瓦屋山镇复兴村村民,师承于表兄王文科,是复兴耍锣鼓的第三代传承人。 民国初期,张春树的表叔王少华在当地红、白事上表演复兴耍锣鼓,成为当地特色;表兄王文科受叔叔王少华的影响,跟随长辈学习复兴耍锣鼓,在解放初期到处表演复兴耍锣鼓,以庆祝新中国的成立。 张春树,从小在复兴耍锣鼓表演环境中长大,从小耳濡目染,喜欢上了复兴耍锣鼓,并跟随表兄王文科学习复兴耍锣鼓器乐演奏,他认真学习,刻苦专研,熟练掌握复兴耍锣鼓技能,熟悉各种曲牌的表演方法,能独挡一面,并在原有曲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,整理出曲牌50多个,代表性曲牌有:《白鱼子上滩》《跳灯鼓》《老古格》《帽子》《佛坐子》《一柱香》等。 传统戏剧 洪雅师道戏——何代清 1978年,何代清开始跟随师父邓文明学习民间唢呐,师道戏演唱。 在此期间,何代清勤学苦练,刻苦钻研学得全部传统师道戏经典文化,继承了师道戏文坛、武坛各种戏剧文化精华(音乐、锣鼓、演唱艺术)等,熟练掌握传统戏剧节目丧吊中一套如启白、开路、观杀、开方、召请、散花、观亡、施戒、转福、祭奠仪式及关毛、渡桥等文坛的戏剧,还担任乐器办奏、台面演唱及导演。能以乐谱授徒,让从学者真正掌握洪雅师道戏的犁腔、音节,充分发挥地方民俗民间戏剧文化丰富独特的音色,现已培训传承人10人。 传统美术 竹编(青神竹编)——张德明 张德明现为青神县竹福竹编艺术创作中心、青神县竹福竹艺文化有限公司法人,峨眉山竹艺博物馆馆长。 他的竹编艺术品多次荣获各级各类奖励、并被授予“中国创造·AAA级珍贵艺术品”、四川省名优特产、首届“最具推广价值”的城市名片,并被韩国国家竹子博物馆、国际竹艺展览馆、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馆、中国竹协、奥申委、邓小平故居纪念馆、四川省文联等单位收藏。 他的平面竹编艺术品《共同的家园》被国际竹藤组织选中,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了马达加斯加总统埃里·拉乔拉纳里马曼皮亚尼纳、瓷胎竹编艺术花瓶《幸福》被国际竹藤组织选中,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了联合国副秘书长阿米娜·穆罕默德女士;瓷胎竹编艺术品《融》被外交部选为国礼赠送给了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·范德贝伦先生。 竹编(青神竹编)——陈岚 陈岚从小跟随父亲陈云华(国家级非遗传承人、国际竹编工艺美术大师)学习竹编技艺,长期致力于竹编产业的开发、研究、创新工作。 他开发了一批薄如蝉翼、细如发丝的竹编精品《富春山居图》、《清明上河图》、《老北京》等成为了青神竹编艺术的代表性作品,2006年,竹编巨著“清明上河图”被台商以106万元人民币收藏。 2010年,完成了“彩色竹编”这一发明,填补了世界上竹编无彩色的空白。从2012年起,他创新了以“乡间风情”为主题的彩色竹编系列,将全生态的瓜、果、花、鸟、禽、兽和民俗用彩色竹丝编出20多个品种,成为了竹编这一国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精美、有艺术和收藏价值的珍品。 为了更好地发展、传承好青神竹编,他始终坚持以传承竹编工艺为己任。二十多年来,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竹编培训班和竹编技能讲座,推广竹编事业。 传统技艺 纸传统制作技艺(洪雅雅纸制作技艺)——徐兴武 徐兴武是洪雅雅纸制作技艺22代传承人,跟随吴氏造纸家族第21代传承人吴成海学习洪雅雅纸制作技艺。 他在继承洪雅传统造纸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,在原料配比、工艺参数、抄造技法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、改进,利用清澈的青衣江水和当地原料竹麻、龙须草、桑枝皮、苎麻、檀皮制造出了具有拉力好、寿命长、变形小,浸润兼具宣纸、皮纸特点,且宜书宜画,色泽、渗墨等性能均属上乘的高级书画用纸“龙须雅纸”、“金釜雅纸”等系列品牌,受到书画家普遍的赞誉。 东坡泡菜制作技艺——管国如 泡菜一直以来是管国如经营的主要业务,管氏家族与泡菜有着深厚的渊源。管国如作为优秀的食品工程师,精通技艺,不断开拓进取,将泡菜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结合起来,于2004年创立四川省味聚特食品有限公司,专门生产加工高端红油泡菜与调味酱系列。 东坡泡菜制作技艺——何艳平 何艳平从小就跟随母亲黎春香做泡菜,为了使传统泡菜能够得到重视和传承,2010年,何艳平创办老坛子公司,开启“传统泡菜制作技艺”的生产性保护,并广泛收徒,传习技艺。 2017年,何艳平以老坛子泡菜老母水为底样,对传统泡菜的微生物菌落原型、坛泡工艺、风味影响等方面进行专项研究。2018年,利用老母水活性研发的活性乳酸菌泡菜“老坛子活泡菜”独家问世后,深爱大众喜爱。 何艳平还通过专利申请、商标注册对老坛子泡菜制作技艺进行了知识产权保护,其中泡菜相关专利申请16项,商标注册145项。 传统医药 何首乌饮片传统加工技艺——石一丁 石一丁是第五代何首乌传统炮制工艺传承人,从小跟随爷爷石长有在峨眉山景区练摊卖药,陪爷爷采药、制药、治病救人,其间,多次对原有制药工艺做出改进。 2010年,石一丁成为第五代传承人,他总结了前几代人的技艺与经验,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,优化生产结构,发展衍生产品,在秉承传统技艺精髓的前提下,对生产理念与生产工具进行了突破性改良。 民俗 五月台会(城隍庙会)——邓光兰 邓光兰师承于三叔父邓淑千,是邓氏家族台会制作第三代传承人。童年时期,邓光兰耳濡目染,对制作台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在找扎、用色、染色、绘画等技能上更是独具天赋,通过三叔父的用心传授,很快掌握技艺,便能独当一面。改革开放后,邓光兰就一直参与洪雅县的台会、灯会制作。 邓光兰掌握的核心技艺主要是制作“高桩”台会,她利用力学原理,做出一个非常具有隐蔽性的支撑点,以日、月、花、草、树、房屋、凉亭等为装饰或背景,台会“高桩”上的人物或高站或高悬或高挑于一点,呈现“金鸡独立”之态,从外看不出任何外力支撑,给观众以惊奇的观感。
来源:洪雅融媒 |